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清代時的中山區,若以「街庄名」來辨別,僅為六個街庄組成,由北向南,計有屬番仔埔庄、三板橋庄,由西向東算,則有牛埔庄、下埤頭庄、下埤頭庄與東端的朱厝崙庄。

日據時代將中山區劃為「大正町」、「御成町」、「宮前町」、「大宮町」、「下埤頭」、「中園」等六個町,尚不包括大直庄(當時屬芝蘭一保的轄區)。

中山區名之由來,乃在光復時,將日據時代「大正町」(約是今正守里、正義里與正得里,南京東路一段至長安東路一段之間)、「御成町」(今民安里、中山里與康樂里,約為捷運線與新生北路之間)、「宮前町」(今集英里、恆安里、聚葉里與聚盛里範圍)、「大宮町」(及今圓山大飯店、北安公園、海軍總司令部附近)、「下埤頭」(今濱江街與復興北路一帶)、「中園」等六個町及郊外之中庄、朱厝崙等合併為區,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締造民國,命名為「中山區」。

中山區之開闢,遠自清康熙四十八年墾戶陳賴章請得墾照後,大肆開闢。日據後,光緒二十七年擇劍潭山建臺灣神社,乃建敕使街道,同年築淡水線鐵路,不久,新闢北安路,完成臺北與內湖間陸路交通。光緒三十一年市區改正公告後,乃建長安西路、長安東路一段及林森北路(部分),並開闢民生西路至內湖之捷徑,當時,中山區仍是水田漠漠,湖沼縱橫,僅數戶農舍點綴其間。嗣後,在敕使街道兩旁規劃有高級住宅區。

  1. 日據時代(西元一八九五-四五)
    民國九年,臺灣尚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臺灣總督府實施「區政改正」政策,將舊有街庄重劃,將日本人活動較多的街區,以約四到十三個里的面積規劃為一個「町」,其餘臺灣人的生活區仍沿用舊地名,僅將「庄」字拿掉,在日本人所繪的地圖上以較大的字作為標示,稱之為「大字名」,計有大正町、三橋町、御成町、宮前町、圓山町、大宮町等六個日本人生活區,至於臺灣人生活區有中庄子、朱厝崙、上陂頭、下陂頭、西新庄仔與大直等六處。
  2. 光復後民國三十四~
   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,臺灣光復,國民政府將原日人規劃的大正町、三橋町、御成町、宮前町、圓山町、大宮町,以及舊名中庄子、朱厝崙、上埤頭、下埤頭、西新庄仔合併為一區,命名為中山區。

本區不但是臺北市早期最繁榮的地區,工商產值一度高占全市的四分之一,而且兼具「山」、「水」、「田」、「產業」、「文化」、「綠意」等特色,其中「山」就是雞南山;「水」就是基隆河;所謂「田」就是本區約略構成「田」字形的捷運路網;「產業」是指本區的飯店及金融證券、婚紗等三類產業;「文化」係指本區豐富的文化資產與中山北路藝文軸線之文化特色而言;「綠意」則是指本區擁有數量高居全市之冠68座大小公園。

參考資料:

  1. 2010年臺北市區里界說(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100年6月)
  2. 中山區區志(中山區公所,94年12月;95年5月)
  3. 臺北市志卷三戶政篇(臺北市文獻委員會,78年4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