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1. 清代的中山北路
    清代時的中山北路原是條路幅不寬的泥路,其功能僅是今大同區延平北路的輔助道路。從基隆、淡水至臺北城南北縱軸線較便捷的陸路即走延平北路(水路則行船淡水河),成為商旅必經之路;與中山北路不同之處,後者是農人們因上下田耕種,而走出來的路,因此成為清代時的一條以農事生產的「副」道路。農人多由大稻埕(今迪化街一帶)來到中山區各農地耕種,夜間日落時分才返回住家休息。為減少往返農地的時間,農人們在自己的農地附近搭建起農舍而居,漸漸的發展成「庄」。清代並無任何官署衙門在此設立,僅來自淡水的傳教士兼醫生的馬階氏,在中山北路雙連陂附近,設立醫院與教堂。
  2. 日據時代的中山北路
    由於中山北路非基隆淡水至臺北城必經之路,發展較延平北路晚,但時至日據時代整個交通要略南北軸線以著極大翻轉,第一個原因是:臺灣自一八九五年割讓於日本,由中國大陸經淡水河入口的商船減少,進而停滯商業往來,水路商機一蕭條,致使延平北路運輸大動脈隨之沒落;第二個原因:繼延平北路發達的中山北路,大部分因素乃受益於日本人在大直劍潭山建「官幣大社臺灣神社」而興起。為便利臺民參拜神社,臺灣總督大力開闢敕使特街(即中山北路),沿路建陸軍公墓、圓山動物圓、兒童樂園、中山運動公園(即今中山足球場)、美國大使館等重要建築。官方大道一建成,商務亦隨之跟進,大茶商、銀樓、糧商、鐵器、藥行等商家字號紛紛進住,使中山北路於三○年代起開始繁榮迄今。
  3. 其他道路
    1. 一江街
      本街為戰後新闢建之道路,原為南京東路二段83巷,至民國60年8月拓寬後,為紀念一江山殉難烈士,命名為「一江街」
    2. 八德路
      本路共有四段,分屬中正區、大安區、中山區、松山區及南港區等五行政區。為臺北市之縱貫公路,亦為臺北市開闢最早道路之一。清治時期,本路經歷代移民加以開拓,至1885年,劉銘傳又予以拓寬,並架設橋樑;1897年,日軍修築臺北城內至基隆之路線,與今之路線稍有差異,大抵起自東門,沿仁愛路轉東北行經臺大醫院校區至杭州南路臺大法學院側門,再東行偏北接齊東街,連接八德路經上埤頭、中崙、松山、南港至基隆。
      日據時期,拆除劉銘傳所築臺北至松山部分鐵路,今車站至新生南路光華陸橋段,重新改築。1899(明治32)年,興工修築鐵路改良線基隆至臺北市間之鐵路乃改為今線,原有舊線路基則改為公路。其後,臺灣總督府拆毀臺北城之城牆,興築三線道路,往基隆乃另增一線,可自三線道路(今忠孝西路一段)接舊鐵軌公路至高砂啤酒廠前接縱貫公路。臺北市役所將此道路改直,興建今日之忠孝東路二段(由杭州南路至第一酒廠段)及一段,以連接三線道路。從此縱貫公路線自臺北橋經今延平北路,忠孝東西路轉入本路。
      戰後,自淡水河五號水門起,經北門接縱貫公路至松山區界止,初名為「中正路」。當時,臺北市區之道路命名,以中正路為經,中山南北路接羅斯福路為緯,將臺北市分為四區,以大陸之省市縣命名,此外,大幹道跨越中正路南北者,以中正路為南北路之分路點,至今仍延續。民國59年6月,中正路第一酒廠以西之路段更名為忠孝路,後段呈東北向斜行 ,則稱八德路,原八德路另改名為四維路。
    3. 大直街
      「大直」原本是臺北市郊區的農莊,名稱之由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。一是附近只有圓山往明水路到達北安路,是一條筆直的大道;另一種說法,是因為基隆河的彎曲,但過了大直橋後,則「又大又直」,方命名為大直。民國37年8月,利用舊時「農事組合集會所」的場地,創設大龍國校分教室,這就是大直國小的前身。民國41年,因行政區改隸中山區,改稱為「中山國校大直分校」。民國42年2月,改名為大直國民學校。
    4. 中山北路
      本路共有七段,分屬中正區、中山區、士林區等三區。本路在清乾隆間即已存在;至光緒年間,為城內至士林及北投之要道。日據時期,1901(明治34年),日本人興建「臺灣神社」,並拓寬道路,以方便來臺之日本皇室人員或天皇派遣之特使參拜,故名「敕使街道」,為當時臺北市最完備之道路。1936(昭和11)年,臺北市役所拓寬本路,歷經四年,方才竣工。戰後更名為中山北路,此路成為臺北市道路之分向點,以東稱東路,以西稱西路。民國43年8月,興建復興橋,使其跨越鐵路;次年2月24日,復興橋竣工,成為臺灣第一座立體道路。民國54年2月1日,本路圓山動物園前,建造人行地下道,為臺北市、第一座人行地下道。至民國87年,復興橋被拆除。民國91年12月,原中山橋亦被拆除。民國58年,因修築士林一號路,將蘭雅之天母路與中山北路合而為一,命名為中山路一、二段及天母一路。民國63年8月,士林區中山路更名為中山北路五、六段;民國71年,又將天母一路更名為中山北路七段。
      在本路與北平西路交接口,有「國父史蹟公園」(國父史蹟紀念館),該公園內有一間「梅屋敷」,建於1920(明治33)年,為一棟四、五十坪的日式建築,為國父於1913(大正2)年來臺灣時所居住的旅社。在梅屋敷內,有一套桌椅、屏風和茶几,為國父在舊金山編寫「中國晨報」革命刊物時所使用的家具,民國76年從美國舊金山搬來此屋內保存。該建築內,掛有一幅輓聯,上書:「中山先生千古,三百萬臺灣同胞剛醒微先生何人領導,四十年祖國未境事業舍我其誰分擔。」此外,本路二段18號,為前美國駐臺北領事館,其其建築創建於約1925年,現為三級古蹟。另亦有「圓山別莊」創建於1914(大正3)年;「蔡瑞月舞蹈研究社」,建於1920(大正9)年,兩者均為市定古蹟。
      在本路段上,原設有「圓山動物園」為著名的教育及休憩場所;民國75年8月14日,為圓山動物園開放的最後一天,其後移往木柵。民國90年11月,臺北市政府於本路二段捷運大樓旁興建「中山區市民運動健康中心」,為臺北市首座興建的市民健康中心。
    5. 天祥街
      為戰後新闢之道路。民國65年2月,合併錦西街21巷、民權西路46巷、撫順街14、19巷,為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,名之為「天祥街」。
    6. 五常街
      本街清代時即已成型,為當時大稻埕到內湖庄之重要道路。日據時期,為興建臺北飛機場,乃將此道路之部分路段劃入機場內,而大稻埕到內湖庄的交通,由內湖吊橋所取代,以致本街重要性減少。戰後,命名為五常街,部分路段則被劃為巷道。
    7. 北安路
      本路開闢於日據時期。1907(明治40)年,開始築臺北內湖道,起自今中山橋,沿基隆河畔,經大直、竹子藍至內湖。戰後,取名為北安路。民國38年,本路沿線為稻田,建築以軍事有關者為主,如大直要塞區、軍營及三軍大營,另有少數居民。民國47-48年間,由臺北市政府撥付工程款、兵工署執行,開築劍潭山道路工程。

參考資料:

  1. 2010年臺北市區里界說(臺北市政府民政局,100年6月)
  2. 中山區區志(中山區公所,94年12月;95年5月)
  3. 臺北市志卷三戶政篇(臺北市文獻委員會,78年4月)